元寶山區(qū)第一中學深刻理解和認識高考的核心功能,準確把握高考的考查內容和考查要求,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學科素養(yǎng)導向,強化“價值引領、素養(yǎng)導向、能力為重、知識為基”的多維培養(yǎng)模式。為了進一步降低學生死記硬背和“機械刷題”的收益,學校積極加強對關鍵能力、學科素養(yǎng)和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力度,注重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通過打造“高效課堂+雙向五環(huán)+研學體驗教學”模式,著力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中學生。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研學旅行促成長,最美課程在路上。研學的旅行,是一篇用行動書寫的文章,是一場與生活的際遇,是一次團結協(xié)作攜手共進的成長。 2 024年5月1日,元寶山區(qū)第一中學高一學生在副校長劉榮宇、高一年級副主任于永會、德育副主任寧豪文一行30多人奔赴北京,開啟了“日月光華科學夢,啟真篤學創(chuàng)新行”北京勵志研學之旅。
萬里征程風正勁 ,千鈞重任再啟程。在北京,學子們仰高校之風,執(zhí)科技之手,品勝跡之美,感強盛之路,涌自豪之心。同學們在研學中樹立學、思、游相互促進的觀念,走出從學校到學校、從課堂到課堂的封閉圈,不斷地拓展教育的邊界,引領學生走出學校的教室,走向更為廣闊的天地,在真實的情境之中體驗、合作、探究,真正形成適應未來社會發(fā)展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那么,讓我們一同走進這三天的研學之旅,看春來潮涌東風勁,品學子逸興壯思飛。
精心準備 科學謀劃
為了保障此次研學活動有序開展,學校黨委和班主任們做了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組建了由黨委書記聶洪波任組長、黨委副書記、校長韓巖峰為副組長、黨委成員、年級主任和班主任為組員的領導小組。召開專題會議進行部署分工,制定《元寶山區(qū)第一中學研學工作方案》《元寶山區(qū)第一中學研學安全工作預案》,為活動順利進行做好保障工作。
京東物流倉庫(亞洲一號)
同學們走進京東智能產業(yè)園“亞洲一號”,近距離了解京東地狼貨到人系統(tǒng)、天狼系統(tǒng),京東智慧物流自主創(chuàng)新設備(智能揀選、智能搬運、無人機、無人車)組裝、出廠測試等環(huán)節(jié),感受京東在物流核心設備方面強大的自主創(chuàng)新力。還真實倉庫布局,體驗京東物流工作流程,這個過程中,學生們可以直觀感受現代物流行業(yè)的高速發(fā)展及超高智能科技水平,開闊眼界。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 認識自我和職業(yè),科學規(guī)劃未來。
天壇
天壇
“紅墻綠瓦,片片祈福” ,天壇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古代祭天建筑群,集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禮儀規(guī)制、建筑藝術之大成。漫步天壇,陽光灑在紅墻之上,百年蒼柏綠意盎然,春風穿過條條枝丫……那徐徐洇開的,是人間生生不息的新的希望,將古老與新生、傳承與永續(xù)的美好托付給這一春。紅墻藍瓦,片片祈年,敬天禮地,天人合一,于五月的天壇漫步,與肅穆禮敬之秋共處。
祈年殿氣勢磅礴,巍然屹立,直視蒼穹,寧靜向天。祈年殿將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精髓集于一體,完美體現了建筑藝術之美,玄奧高超的建筑藝術,令人嘆為觀止。
中國科學技術館
在第三站的研學中,同學們踏入中國科學技術館,探索人類的創(chuàng)造、一窺宇宙的奧秘。在科技館中,學子們分別參觀了“華夏之光”“科技與生活”“探索與發(fā)現”“挑戰(zhàn)與未來”四個展區(qū),琳瑯滿目的展示陳列給他們帶來了視覺的饕餮盛宴,也使他們的精神滌蕩滂潮、有所感懷。
中國航空博物館
中國航空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對外開放的大型航空博物館,是中國唯一、亞洲最大、世界前五的航空專業(yè)博物館,是中國國家、軍隊和國防科技工業(yè)的“窗口”,是人民空軍英雄氣概的精神和文化之魂壇。同學們實地參觀,學習中國航空的發(fā)展歷史,在學習中增強了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是全國數千萬學子的夢中之校,是中國當之無愧的頂流名校之一。“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 也,有大師也”。在其百余年的歷史中,清華大學培養(yǎng)出了一代又一代的學術大師、治國人才。他們求學于清華,成長于清華,有許許多多名家,將最好的年華奉獻于清華。在中國高等學府,感受濃厚學術氛圍,開啟名校之門,讓學子們深入探索,學會學習,勇于創(chuàng)新,規(guī)劃美好明天,感受榜樣的力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午餐之后,同學進入到本次研學的最后一站——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安全教育體驗館進行安全知識學習和訓練。體驗館以互動學習、拓展體驗的方式進行培訓。在這里,不僅可以學到自救的技能,增強安全意識,還可以親身體驗危險來臨時自救互救的過程,仿佛身臨其境。全班同學分為兩組,在救援老師的帶領下先后在結繩訓練區(qū)、滅火器的使用區(qū)等進行培訓;然后參觀了地震、火災、交通安全等體驗館,在聆聽老師講解的過程中,大家走上體驗臺,進行實景體驗。地震展示區(qū)讓同學們感受到地震時房屋的劇烈震動,并在體驗中掌握發(fā)生地震時自救的方法;煙霧逃生區(qū)使大家懂得了火災發(fā)生時應該如何逃生;心肺復蘇展示區(qū)通過人偶模型生動形象地展示了急救的各個步驟,讓同學們在最短的時間內學會了最有效的急救方法。
同時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體驗館內,同學們還學習了無人機的安裝,體驗炫酷的飛行,宣傳普及航空知識,激發(fā)了同學們學習對航空科技的熱情和積極性
收獲滿滿 分享心得
研學心得分享
高一、一班 連盈棋
第一天下午,我去了京東的亞洲一號,了解了京東物流的運作過程,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有嚴格的標準,各種自動化設備高效運轉,天狼、地狼、飛狼等機器人使京東具有較大的市場競爭力,也讓我們認識到物流行業(yè)的巨大潛力,人們的消費需求不斷增長,也給企業(yè)提出更高的要求。
接著去了天壇,圜丘、回音壁、祈年殿等莊嚴古樸的建筑,讓我感受到了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第二天,我們參觀了中國科技館和中國航空博物館??萍拣^展出了許多前沿的科技成果和創(chuàng)新發(fā)明,我國在科技創(chuàng)新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航空博物館則向我們展示了各種類型的飛機。表現出我國強大的軍事國防實力。最后一天參觀了清華大學和中國航空航天大學,積累了許多知識,高等學府也為我們今后的選擇開闊了視野。
這次研學之旅,我感悟頗多。感謝學校給我這這個這么個機會,我會繼續(xù)努力學習。
高一、一班 滕夢迪
五一假期,我們進行了三天的研學活動,在這三天中,我們去了京東、天壇、清華等地點,收獲頗豐。在京東,我深刻體會到了科技引領生活的含義。通過科技能夠減少人力,提高效率,給人民帶來便利。在天壇,我體會到了古人的智慧和歷史的滄桑,我們要堅定文化自信,保護和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在航空博物館,我感受到中國在天太空的探索,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而上下求索。航天人開拓進取的精神激勵我在學習中不畏困難,同時我也我感受到了我國的軍事實力的強大。在清華大學和航空航天大學,我感受到了高校的學習氛圍。通過這次難得的研學活動,拓寬了我的視野,感受到了大城市的現代化,也讓我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為建設祖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高一、一班 王瑞宸
這幾天感覺很累,但也很新鮮,很感激學校能給這樣的機會,讓我們去看外面的世界,聽趣聞,長見識,開眼界。我感覺我學到了很多東西。不同以往的繁忙,充滿作業(yè)的假期,我的心中有了不一樣的東西。
去了京東公司,我看到了快遞的形成及運輸過程,見識到大公司的文化及經營模式。到了天壇,古代的建筑在夕日余暉的照耀下,仿佛活了過來。那么生動,令人心生敬畏,我仿佛和這幅美麗的畫卷融合在一起。第二天去了中國科技館和航空博物館。我贊嘆中國科技的發(fā)展之快,敬仰航空先烈們舍己為人、勇于付出、不怕犧牲、熱愛祖國的赤膽忠心。這是多么有趣的過程啊。
當然,最令我激動的是來到了慕名已久的清華大學,光是那油柏路旁的一排排楊樹,那清脆的鳥鳴,那在陽光照耀下一個個飄揚的紫色宣傳小旗,就緊緊勾住了我的心弦,我感覺我仿佛到了仙境一般。我幻想著在這里讀書的人該有多么幸福,多么驕傲?。?/span>
這幾天的種種經歷讓我感受到生活不僅只有學習,外面的世界那么大,那么精彩,值得現在的我們去努力拼搏,然后真正的去感悟體驗。帶著這時埋下來種子,在更廣闊的天地生根發(fā)芽。
高一、一班 邢淑穎
自強不息,以厚德載物,秉承此精神,寓教于樂,游與學相輔相成,不忘初心,以求知探索,站在科學前沿,認真領悟。想與做開拓創(chuàng)新。
5月1日的下午,我開始了研學之旅之旅我首先來到京東,一位老師先講了課堂知識,介紹了地狼、天狼、飛狼等智能設備。了解京東“客戶為先,創(chuàng)新、拼搏、擔當、感恩、誠信”的價值觀,清楚了京東物流整體作業(yè)流程,接著帶領我們參觀廊道及倉庫,近距離接觸自動化物流工作。通過這些,我感受了中國名企科技發(fā)展的速度,增強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第二站來到了天壇,通過導游的講解,懂得了天壇祭祀的大流程,以及天壇的聲學“三奇”——回音壁、三音石、對話石,通過這天,我感受到了中國的科技發(fā)達。文明悠久。
5月2日到了中國科技科學技術館及中國航空博物館,看了英雄大道、利劍等建筑。探索了華夏之光展廳、挑戰(zhàn)與未來展廳等科學之旅。5月3日,我們游覽了清華大學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進行自強不息、仰望星空的研學之旅。
經歷三天的研學體驗,我深刻體驗到、體驗到了中國的高速發(fā)展,增強了我的民族自信與自豪感,我因為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
高一、十班徐勝楠
在五一小長假,我們學校組織了北京研學活動,在這次研學中,我們學習到了許多知識。
在京東所建立的亞洲一號倉庫中,我們見識到了如今新時代人工智能機器人的作用,比如地狼智能機器人,它可以將數倍于自身重量的貨物搬運到指定地點,卸貨后也能夠自動接收下一項任務,電量耗盡后會自動到附近的充電樁進行充電。京東從2004年從售賣光磁產品到做電商,2007年,由于數碼產品在運輸過程中容易損壞,京東決定自己做物流,2008年 ,京東決定開始綜合轉型,直到2023年,京東位居世界五百強企業(yè)第52位,成為了中國規(guī)模最大的民營企業(yè)。京東所展現出來的“狼性精神”告訴了我們:做事要勇敢,敢于創(chuàng)新,遇到困難要勇敢面對,同時也應該服從紀律,聽從指揮,這也是京東企業(yè)能夠成功的根本所在。
在天壇,我們見識到了千百年前中國對上天崇高無上的尊敬,圜丘的3402塊地磚是九的倍數依次排列而成,象征著九五至尊,而圜丘外墻方形,自身圓形的結構又象征著先人眼中天圓地方的世界。天壇的聲學三大奇跡更是展現了古人的智慧。
在中國科技館,我們見識到了許許多多聞所未聞的前沿科技產品,這些高科技產品令我大開眼界,見識到了祖國如今雄厚的科技實力。在航空博物館,我見到了建國初期航空事業(yè)發(fā)展的艱難,也更加讓我堅信:科技興則國家興。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我們學習了無人機的操作方法,也學習了許多的安全知識。在清華大學,我們體會到了名校所獨特的學習氛圍,更加堅定了我努力學習的目標。
在這三天里,我們見到了祖國今日的輝煌,也回望了那不堪回首的過去;我們見到了先人智慧的結晶,也看到了如今高科技的成果;我們在清華體會到了名校獨特的學習氛圍,也在北航學習到了無人機操作方法。愿我們能夠堅持“狼性精神”,努力學習,爭取為國家,為社會作出貢獻。最后,送給同為追夢人的大家一句話:“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
高一、十班于芳辰
迎著五一勞動節(jié),在清晨的陽光下,我們乘著高鐵向祖國的首都--我們夢想的城市--北京進發(fā)。
高鐵上,若是孑身一人,日子不免有些乏味。但有著同學們的陪伴,雖說物價有些貴,但我們仍度過了兩個小時的愜意時光。
北京,我來了!
北京的確是一個繁華的地方,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川流不息的車和人以及潔凈的街道,無不令人贊嘆。不愧是我們的首都啊!
在北京第一天的車上,我們認識了我們的輔導員,她和我們同行的老師們每次都細致地為我們列出行程,耐心地囑咐我們出行的注意事項,默默地保護我們。在此請接受我對你們的辛勤付出致以深深的謝意。
幾天里,我們參觀了許多世界聞名的地方,著實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我們參觀了天壇,這是一座舉世聞名的古建筑。作為典型的明清建筑,天壇以其精美的設計和嚴謹的布局吸引了無數游客。在天壇上,我感受到了中國古代人對于天命和祭祀的重視,也對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藝術價值有了更高的認識。
最后一站,我們參觀了清華大學。北京的天氣仿佛明白我們的心思,云朵遮住了太陽,讓我們絲毫感受不到五月的炙熱。游人隊伍像一條長龍緩慢前行,經過漫長的等待,終于來到了朝思暮想的清華園。清華校園內人很多,大多都是拿著相機到處拍攝、步履匆匆的游人。校園很大,與其說是校園倒不如說是一個公園,有莊嚴雄偉的歐式風情大禮堂,在周圍綠草地的映襯下顯得格外靜謐,有清華大學標志性建筑的“清華園”校門,還有風景秀美的水木清華等等,到處都能見游人在留影。陸續(xù)走了兩個多小時,卻還沒有走完校園的一半。路邊有很多賣清華紀念品的人。賣的是些書簽、鋼筆、筆筒之類的刻有清華字樣的小物件。很多游人都停下腳步,在此逗留。
我們最后一天的用餐是在學校食堂,食堂環(huán)境溫馨又寬敞,種類豐富。讓同學們在繁忙的學業(yè)中感受到生活的溫暖。
時間一天天地流逝,很快就要和北京說再見了。帶著許多不舍和大大小小的紀念品,回到家鄉(xiāng),寫下了這篇游記。
這次研學之行,無論是在思想還是生活上都讓我學到了許多,讓我能夠更積極地去面對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不負一句話:最好的課堂在路上。
高一、十班曹書瑤
研學旅行的初衷是讓我們這群有著各自夢想的學子能夠更近距離地感受到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和首都北京的獨特魅力。我?guī)е鴿M心的期待和好奇踏上了這次研學之旅,希望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不僅僅是知識上的增長,更多的是眼界和心靈的開拓。
我們研學第一站首先參觀了天壇。天壇是一個充滿歷史和文化價值的古跡,它不僅展示了中國古代的建筑藝術,還深刻體現了中國古代的宗教信仰和宇宙觀。天壇的建筑布局和設計理念,如祈年殿、回音壁等,都讓人嘆為觀止,深刻感受到了古人對天地的敬畏和尊重。
中國航空博物館,則是一次科技與歷史的碰撞。作為中國首個航空航天科學技術的綜合科技館,它展示了中國航天事業(yè)的輝煌成就和發(fā)展歷程。通過模擬器體驗太空行走,我感受到了無重力的奇妙,這不僅僅是一次視覺的震撼,更是心靈上的觸動。這些體驗讓我對中國航天科技的發(fā)展充滿了期待和自豪。
北京的繁華與歷史讓人震撼,此行我最期待的,卻是清華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館。它們分別代表著學術的最高殿堂和科技的最新前沿,是我對知識和未來的無盡向往。
研學最后一天,我們踏入了清華大學的校園。古老的建筑與現代的設施交相輝映,每一塊石頭、每一片葉子都仿佛在訴說著學術的嚴謹與追求。在這里,每一個角落都彌漫著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未來的憧憬。我深深地被這種氛圍所感染,也更加堅定了自己追求學術、探索未知的信念。
中國科學技術館。是科技與夢想交織的地方。從機器人到宇宙探索,從地球奧秘到人類發(fā)展,每一個展區(qū)都體現著科技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而我們這一代人,有幸成為見證和參與這一進程的幸運兒。
此次研學之行,讓我更加明白了自己的使命和責任。我要珍惜眼前的機會和資源,努力學習,不斷提升自己。同時,我也要保持對科技的熱情和好奇心,不斷探索和創(chuàng)新,為社會的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這次北京研學旅行對我來說是一次難忘的經歷。我相信,這次旅行不僅會在我的學習生涯中留下深刻的印記,更會在我的人生道路上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高一、十班王瑞坤
我認為人生來就是一個空瓶子,而我們學習的過程就是再往瓶子里注水,讓我們逐漸充實起來。而我認為研學則就是讓我們瓶中的水可以有一處用武之地,讓我們的知識可以有一個奮發(fā)向上的目標使我們可以明白我們不是為了學習而學習,而是為了志氣,為了夢想,為了人生才去不斷地充實自己。
本次的研學之旅讓我清楚明白自己只不過是一只井底之蛙,它激發(fā)了我對更大更遠的世界的向往,正如一句話所說:“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我們吃過飯之后,來到了北京科技館,進館之前我腦海中曾無數次幻想著里面有多么美麗壯大的建筑、機械,盡管我心里已經有了一些準備,可見過那科技館真正的羊毛之后,我還是久久的停留在震撼中。
梁啟超先生曾說過:“少年強則國強。”現在我們就應該踐行起來,讓人們明白:中國人肯定會有一個更加燦爛的明天。我們也要不斷地努力向上,因為只有那樣,我們才可以不負先祖十里熱血復興新中國。
從科技館出來,我們又來到了下一站清華大學。我們走下車,開門就看見一個老太太賣紀念品,我順手就買了一個,由此也可以看出清華名聲之大。走在路上,看著兩旁古典的建筑,我不禁微微動蕩,這才是名校典范,縱使浮華千幢樓,猶遜古樸一莊園。望著道路兩旁行走的哥哥姐姐,我徹底明白:唯有苦讀寒窗數十載,方得夢想一世長。
這一刻,我徹底明白了志與學的關系,這一刻,我才頓悟,我才明白了自己這些年的學習究竟是為了什么。我記得以前的老師為我打了一個比喻“學習是一張弓,而志向則是箭,令我們的學識有所發(fā)揮”所以,我以后一定要更加的努力學習,爭取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為祖國,為社會,為人民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元寶山區(qū)第一中學在“新高考、新課程、新教材”的引領下,關注課程的綜合性和實踐性,重視課程內容與學生經驗、社會生活的有機融合,整合多學科觀念、方法、思維方式,帶領學生擁抱自然、走近科學、邂逅歷史、傳承文明。 元寶區(qū)第一中學始終相信最美的課堂在路上,每一次用心的體驗,指引著學生們走出校門,走向自然,走進社會,感悟生活,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元寶山區(qū)第一中學學子們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更加堅定的信念,讓自己的人生更加熠熠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