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良校園貸
虛假貸:用“免抵押、低利息”為誘餌誘導學生貸款,要求繳納貸款手續(xù)費、管理費、保證金等費用。
培訓貸:聲稱能通過培訓提高綜合技能,夸大培訓效果,簽訂培訓合同,誘導學生貸款支付培訓費用。
兼職貸:例如要求學生貸款購買手機等產品做“銷售代理”,貸款的利息和滯納金很高,學生如不能如期還款,將迅速背上難以承受的債務壓力。
美容貸:主要瞄準愛美卻缺錢的學生群體,當學生無力支付美容手術費時,咨詢師推薦貸款以及分期付款的方式,慫恿學生貸款。
二、違法網(wǎng)絡兼職
“簡單操作日賺XX元”諸如此類的廣告,或某家教中心要求學生先交中介費,虛假承諾提供家教兼職的機會等都是常見詐騙手段。
此外,不法分子通過網(wǎng)絡平臺推送兼職廣告,以開網(wǎng)店需快速刷單提升網(wǎng)上好評等為由,誘導學生多次轉賬后不予返現(xiàn)。
三、冒充虛擬身份詐騙
不法分子利用疫情期間企業(yè)遠程辦公、學校上網(wǎng)課,潛入內部群聊,了解信息交流情況后,通過更改頭像和昵稱,偽裝成老師,編造各種理由發(fā)送要求轉賬匯款的通知,騙取錢財。
四、交友投資詐騙(殺豬盤)
不法分子把自己包裝成“完美對象”,尋找單身男女作為目標,通過線上聊天培養(yǎng)感情,獲取信任后再誘惑受害人到博彩網(wǎng)站投資,前期可贏小利,巨額就無法提現(xiàn),最后拉黑,卷款走人。
五、機票、火車票改簽或退票
不法分子以“航班、列車因疫情/故障等被取消,辦理退改簽可獲賠償”為由,誘導受害人點擊虛假網(wǎng)址,提供驗證碼等信息,進而實施詐騙。這類詐騙在放假前后尤其頻發(fā)。
六、助學金、助學貸款詐騙
不法分子通過非法渠道獲取學生的個人信息,自稱學校、財政局、教育部門或民政部門的工作人員,以領取貧困補助或退學費為名,讓受害人毫無防備地在騙子指導下將卡內存款匯入其指定的賬戶上,從而完成詐騙。
時刻警醒 加強防范